从校园餐到招投标:湘西大数据监督如何织就天罗地网?

来源:三湘风纪微信公众号 作者:田薇 发布时间:2025-10-09 16:50:00 字体大小:
分享到:
湘西: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

近日,湘西自治州某县教育和体育局接到县纪委监委通知,由他们采集的相关数据,在经过“校园餐”专项整治监督模型分析后,发出了预警。


预警显示,该县某小学人均大米消耗量、猪肉消耗量等出现异常波动,随着数据报送给纪检监察机关,对问题线索深挖细查,学校校长违规套取营养餐资金的违纪违法问题暴露出来。


这是湘西州以构建运用大数据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机制工作的成功一战。近年来,湘西州纪委监委联合各职能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搭建“政务大数据监督”数据专区,让大数据成为监督利器。


▲湘西州纪委监委干部运用数字执纪执法平台研讨工作。(张云文 摄)

攥指成拳 形成大数据监督合力

湘西州委、州政府将构建运用大数据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机制工作纳入重大改革事项,“一盘棋”高位推进,全州10余家数源单位组建专班,加紧探索构建贯通综合监管、行业监管、纪检监察监督等多位一体的综合监督体系。


“在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全面电子化的基础上,我们整合多部门基础数据,推行大数据动态监测和交易现场智慧监控。”湘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数据科负责人介绍,平台通过即时预警、数据回溯发现问题70个,现场取消58家涉事企业投标资格。


这些数据资源,也成为全州数字纪检监察体系的基础数据,为快速发现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助力打造健康阳光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奠定了基础。


如今,从有效治理围标串标,到“校园餐”、乡村振兴资金监管、“三湘安居”、医保和养老服务等领域,湘西州建立数据资源定期互通机制,重点围绕民政、社保、乡村振兴等领域公权力的职能、职责和运行机制“定制”大数据监督模型,让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精准定位 数据比对揪出贪腐


3人因违规套取营养餐补贴被留置;41人因违规发放惠民补贴受到查处;28名公职人员因长期违规占用公租房受到处罚……今年以来,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正在更好地转化为全州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效能。


湘西州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通过捕捉那些隐藏在数据洪流中的蛛丝马迹,精准定位异常数据,让数据开口说话,极大提升了监督的穿透力和有效性。


这些由各个职能部门采集的基础信息,经由行业领域专家根据政策依据、风险特征和业务逻辑进行分类,再由数据分析团队将监督规则转化为可执行的数据模型,使原本庞杂的数据转化成一条条可见的监督信息,大幅压缩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生存空间,有效形成了“伸手必被捉”的强力震慑。


古丈县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有疑似非残疾人违规领取残疾人补贴,经调查核实后,违规发放资金全部追缴到位,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吉首市比对数据发现,该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一干部应退未退公租房,后经核查,该问题得到整改……


湘西州还积极探索数字赋能基层监督,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大数据监督重点,让数字监督深度融入集中整治。截至目前,通过核实大数据监督模型疑点信息发现209条问题线索,立案182件,党纪政务处分172人,留置3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59个,返还群众财物150余万元。


建章立制 规范权力运行机制


查办案件不是目的,推动治理才是根本。“大数据不仅可以在个案查处上发力,更可以在系统施治上发挥监督效能。”湘西州纪委监委驻州教体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借助政务大数据监督模型的类案分析,堵上了该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漏洞,并通过共性分析,梳理招投标、食堂运营成本等廉政风险点,分类对相关数据进行搜集、分析,从源头上防范贪腐风险。


截至目前,湘西州通过剖析大数据比对发现的典型案件,推动职能部门完善制度机制18项,实现由查处具体个案到推动建章立制、优化治理的有效转化。


“我们正在抓紧建设政务大数据监督平台,建成后数据不再只是事后查证的辅助工具,而是成为事前预警、主动监督的前哨。”州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提升数据可用性、精准性、规范性,推进数字赋能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