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实事丨荒废茶园“变身”记
连日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永顺砂坝镇万灵村茶叶园进入采摘高峰期。茶山翠绿,新芽鲜嫩,村民们腰系竹篓,熟练地采摘着最嫩的春芽,一派繁忙景象。“现在摘茶一天能有100多元收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村民向桂萍满脸笑容。
此前,镇纪委在开展村级“三资”管理监督检查中发现,2022年以来,万灵村茶山因经营主体管理不善、管护不到位一直处于荒废状态,茶山优渥的土地资源被闲置,村民的土地流转金也被拖欠。
为改变这一状况,当地纪委将盘活荒废茶山、发展茶叶产业列为重点监督项目。与村干部一起上门入户,倾听村民心声,了解其想法和面临的实际困难。同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服务监管职责,对茶山进行合理规划,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万灵村抓住衡阳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的机遇,整合荒废土地资源,利用帮扶资金打造精品茶园基地,镇纪委对资金使用、土地流转、茶苗采购等关键环节全过程监督,确保闲置资源被有效盘活。
▲近日,永顺县砂坝镇纪委干部在该镇爱民村农家茶园了解产业政策落实情况
“目前,万灵村黄金茶基地总面积达1310亩。其中300亩致力于打造精品茶,每年鲜叶产量达3万斤,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万灵村党支部书记向华说起镇里的特色产业赞不绝口,“村民不仅能拿到土地流转租金,还能在基地里务工挣钱呢。”
去年以来,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定位,以小切口为着力点,聚焦撂荒土地整治、特色产业发展、惠农政策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下沉一线贴身监督,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时,督促财政、林业、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扛起主管责任,加强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农业技术培训、农资采购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保障产业高效发展、群众稳定增收。
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以小切口整治乡村振兴领域突出问题,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以精准有效的监督为乡村振兴护航,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