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廉基因”   跑出“加速度”

来源:​州纪委州监委驻新华村工作队 作者:石刚金 发布时间:2022-11-17 08:05:20 字体大小:
分享到:

       

乡村振兴,清风随行。州纪委州监委驻新华村工作队,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中当仁不让,坚决扛起清廉乡村建设的政治责任,把“廉基因”植入到乡村建设各方面,赋“廉”乡村振兴,跑出了“加速度”。

文化育廉,传递“廉能量”。坚持以文化人、以廉润心的思路,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传播廉洁声音、讲好廉洁故事,以文化浸润的方式助推清廉新华建设。一是建设廉洁文化阵地。投入4万元,从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中挖掘整理“廉洁格言、家教家规、勤劳致富”等一批蕴含有廉洁文化、廉洁元素、廉洁符号的题材,打造面积清廉文化墙100平方米,制作固定廉洁标识牌28块,廉洁书屋一间,村域集中区廉洁元素的宣传标识随处可见。二是丰富廉洁文化补给。结合委机关组织开展文化进乡村等各种活动,将廉洁元素融入文艺节目、知识抢答、学习讲座、资料发放、廉洁故事中,让廉洁文化传播接地气、见实效。如在今年委机关组织退休老同志在新华村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中,委机关杨天刚老同志、工作队员贾青霖等用讲廉洁故事方式,和村里小朋友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动交流活动。同时利用院坝会、湘西为民村级监督微信群等平台,及时传播廉洁文化。据统计,全村共组织文艺汇演和专题宣讲3次,组织知识抢答4次,发放宣传资料500多册,受众1000余人次。

制度固廉,夯实“廉根基”。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是清理完善规章制度。对村里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清理和完善,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民主议事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把农村经济管理、社会秩序管理和村级组织建设融为一体,形成综合配套、内容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二是规范小微权力使用。深入开展了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化、规范化建设,将45项小微权力清单和流程上墙,让干部看图用权、让群众看图监督。三是强化监督约束。进一步充实了村级财务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人员力量,加强对村务公开工作、财务开支情况等进行监督,保证村级各项管理规范化。

行为践廉,打造“廉风尚”。古语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工作中,工作队紧扣“公”“廉”二字,从我做起,带头践行,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一是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所有村务严格执行“支部提、村“两委”商、党员大会审、村民代表会议决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程序,村务各种事项公开、透明、公正,群众对各项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大大提升。如,在各组停车场建设上,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将建设的要求、标准、规模等内容按程序提交上会,通过“提、商、审、决”和公示公开,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拥护,各组村民自行商议、选址和调剂用地,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二是坚持公正廉洁处理工作事务。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推进,项目建设等各项事务的不断增多,各种情况反映也相对增多,对于群众的情况反映,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坚持公正廉洁立场处理每一件事务,解释解答每一个问题,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比如在入户道路硬化过程中,有两户群众向我们反映情况,其中一户是条件相对差的低保户,反映的情况是“自己家里情况困难,请求在入户道路硬化时特殊照顾将自家6平方米左右的坪场一并硬化”;另一户户主的兄弟在纪委系统上班,反映的情况是“请求工作队看在是纪委系统亲属的面上,在入户道路硬化时特殊关照将4平方米左右的坪场一并硬化,以便停车调头”。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经过分析,认为两户反映的情况属实,但不能搞特殊化,应坚持按项目设计施工,否则,便会出现不公,甚至在群众中会有廉洁风险的妄猜。于是,对反映情况的两户群众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讲清讲透政策,赢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有力助推了入户道路硬休项目的实施。

评比护廉,树立“廉典型”。投入资金5万元,建立新华村乡村振兴公益积分超市,采取评比积分的方式,深入开展了美丽农家、勤劳致富、廉洁持家、诚实守信、重视教育、孝敬老人、涌跃参加义务劳动等内容的评比活动,对评选出来的家庭或个人,给予表彰和积分奖励,树立典型,助推清廉行为蔚然成风。

通过采取多措施植入“廉基因”,廉洁清风吹遍了新华大地各个角落,凝聚起磅礴的“廉力量”,助推了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序开展,工作队驻村以来,新纳入监测户5户18人,落实保障性公益岗位6个,实施项目建设16个资金1300多万元,全村无一人上访投诉、无一起矛盾纠纷上交处理、无一户因病因灾返贫致贫情况。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