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后,这个地方备受关注……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7-30 08:11:57
字体大小:

干部作风,关乎脱贫攻坚成败。永顺县强化日常监督,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确保帮扶工作扎实、脱贫结果真实。7月上旬,连续几轮强降雨,永顺县永茂镇卓福村河道水位告急,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立即组织群众转移。70岁的村民余小翠因担心吵醒午睡的孙儿,拒绝转移到安全点。大雨仍在持续,汛情十分危急,村干部实在放心不下这一老一小,再次折返余小翠家,一把抬起摇床连同熟睡的孩子,一同往安全点转移。这天,卓福村共转移群众40人。而像这样全村干部劲往一处使,搁在以前的卓福村是做不到的。两年前的卓福村,因党组织不得力而出名,新当选的村支书上任7天,便因村里工作推不动而辞职不干了。“以前的卓福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扶贫队不敢干事、群众满意度不高,不仅工程不落地,项目更是无资金。”镇纪委书记陈森回忆道,2018年2月,县纪委监委尽锐出战,“夜袭”全县190个贫困村开展扶贫领域作风督查,当场发现卓福村扶贫工作队不驻村,村干部干事不积极。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要求严查卓福村的问题,调查组不到两天就把情况彻底摸查清楚,并将问题反馈至相关部门。最终,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将原驻村扶贫工作队撤离,并对村支两委班子进行“换血”。“卓福村以前主要是干事动力不足、组织力欠缺,得从思想上转变。”陈森一针见血地指出卓福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根子问题,并成了村里定期廉政党课的老师。同时,镇纪委通过明察暗访、入户核查等方式,进一步强化该村扶贫作风督查。记者在卓福村采访时,现任村支书周考文指着眼前58亩大棚蔬菜基地说:“村干部都憋着一股子劲,要一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旧貌。”村支两委和新派的扶贫工作队通过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土鸡、黄牛、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打造“卓福”品牌,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和“造血”功能。如今的卓福村,不仅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也显著提升。“对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必须‘零容忍’。”永顺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田桂华表示,该县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各环节,坚决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清理到位,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今年以来共立案18件,党纪政务处分15人,组织处理25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