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医保”手段五花八门,龙山县已立案4人
自6月27日全州范围内集中开展整治骗取医保资金专项行动(简称“反骗保”行动)以来,龙山县稳定推进,已取得初步成效。继7月6日龙山县纪委监委对某敬老院副院长王某某党纪立案后,7月13日、7月19日,龙山县公安局先后对广慈元医院涉嫌虚报骗取医保资金案件立案调查,对该案3名主要涉案人员依法审查。
龙山县纪委监委还将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较多的3家医疗机构作为重点解剖对象,并根据重点解剖总结出7种“骗保”手段及特点:
一、虚增住院天数“骗保”
病人出院时,医院实际未办理出院手续,而是继续登记住院治疗,增加一定天数后再办理出院手续,以此增加住院(医疗报销)费用。
二、增加病人用药量“骗保”
在给病人开医嘱时,多开一组或几组药品,然后交代护士某几组药品不需要使用,以此增加用药费用。
三、完全虚开病历“骗保”
当事人实际并未住院,以各种手段取得当事人医保卡后,由医生虚造住院病历,虚开住院费用,骗取医保、农合住院报销费用。
四、介绍病人给好处费“骗保”
有的医院采取按人头、按病人医疗报销比例以“电话费”、“提成费”名义给予介绍人一定的好处费。如广慈元等医院给予新城敬老院王某某介绍病人的好处费。
五、修改患者资料“骗保”
患者持住院资料、银行账号等报账资料到报账窗口报账,少数工作人员在医保报账系统内进行操作,等患者走后,对报账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修改,并换走患者提供的报账账号,报销医疗费下来后,部分打到患者提供的账户,剩余部分的医疗费被少数工作人员侵吞、截留。
六、购买虚假患者住院资料“骗保”
少数工作人员多次从网上购买虚假的外地医院患者住院资料,在系统内填写虚假的报账信息,骗取医保费用。
七、伪造患者身份属性“骗保”
少数工作人员通过折叠复印其他患者的建档立卡户证明,伪造报账患者建档立卡户信息,以此提高报销比例,对多报销的医疗费用进行侵吞。
俗话说: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反骗保”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在湘西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级纪委监委、公安、卫计、人社等多部门联动,依纪依法查处各类问题,已取得阶段成效。当下,对于已经犯下错误的各级医疗机构,唯有放弃侥幸心理,主动向组织交代,才是唯一的出路,否则,一经查处,将依纪依法从重从严重处理。